中国当代雕塑路线图
孙振华
三、1990年代 (一)世俗社会和雕塑转型 进入1990年代,人们开始感叹:“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1990年代,特别是1992年,以邓小平“南巡”为标志,中国社会发生了一个重要的转变,从这个时候开始,中国算是真正进入了一个世俗的社会:经济优先,效益至上,全民经商,功利主义,这些东西开始成为世俗社会的价值观。以前的意识形态化的,理想化的,甚至情绪化的主导价值观转向了商品经济。从这个时候开始,经济真正成为了这个时代的骄子。 换句话说,在1990年代,政治的中国走向了经济的中国,1980年代的群体性、精神性、理想性开始被1990年代的个体性、世俗性、商业性所取代。 想想1980年代吧,一瓶劣质老酒,一包花生豆,一袋榨菜,就可以让心怀理想的艺术青年通宵达旦地畅谈艺术,寻找个人的精神之路。这种情形在1990年代以后逐渐消失了。 90年代以后,中国的当代雕塑再也没有了像80年代那样,是一个简单二元对立的格局:传统和创新;新与旧;政治内容和艺术形式······。80年代的问题,为90年代新的问题所取代。这个时候,似乎再也很 难找到过去那种共同的文化主张和趋同性的文化事件,也很难再有像1989年“中国现代艺术大展”那样能够包揽全局的艺术展事。总之,统一性的叙述变得很困难。 随着世俗社会面貌的不断展开,中国经济出现的前所未有的增长的势头,新的科学技术的引进,经济体制的改革,人们的思想观念的变化等等因素,带来的是文化上的巨大变化,中国真正开始进入一个市场经济的时代,市场在改变人们,面对扑面而来的消费的浪潮,商业的浪潮,大众文化的浪潮,这个新的时代对艺术自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世俗社会的转型给文化带来的变化,也直接表现在雕塑方面。 在1990年代,特别是1992年以前,雕塑虽然在观念、形式、语言上有了相当的推进,在雕塑方面,主要的工作恐怕是,把西方雕塑的大致轨迹,在中国照本宣科地大略演示了一轮,当然,还不能说演示、学习得很到位。真正就当代性而言,还是存在很多问题的。这些问题主要在于: 1 、雕塑与其它的门类的艺术相比,它的问题意识本体意识始终显得不突出。 其它艺术门类都在面对自己的学科问题,都在积极进行各种各样的探讨和试验,不少门类提出的问题往往还超越了自身而在艺术界具有普遍的意义。 雕塑似乎始终做不到这一点,它始终没有提出一个有普遍性的问题,更无法做出具有前瞻性的举动。 这个学科的先天不足,使它没有足够的积累来面对如火如荼的艺术运动。反而,面对各种思潮、主义,雕塑还有点手足无措。许多时候,它都是非常被动地跟在别人的屁股后头跑。自从在1979年的星星美展上,王克平的木雕火了一把以后,在整个1980年代,雕塑在学术上很难处在一种比较受人关注的位置上。 2、雕塑对自身学科所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没有来得及进行全面的清理。 从总体上来说,现代雕塑在中国出现以后,它面临的问题在时间上主要分为三个阶段:1949年以前是如何把西方的古典雕塑样式学到手,在中国建立一个西方学院派的教育体系的问题。 1949年到1979年则是匆匆忙忙地利用这种方式,把它和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结合起来,解决它的政治功能、宣传功用和教化功能的问题。 1979年以后,在1980年代则是如何“正本清源”,从简单的苏式雕塑,真正回到西方雕塑的真精神上去的问题;以及如何学习西方现代主义雕塑,对中国雕塑进行语言形式上的推进的问题。 雕塑如何面对当代社会,面对世俗化了的当代中国,它的知识、技术的准备真的是不足。 3、应该说,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由于以上几个问题,雕塑实际上与中国的文化,与中国人的生存状态和内心世界没有发生深层次的联系,它还没有能特别有力地成为中国人表达自身问题,表达思想和情感的一种有力的手段;它造成的结果是,雕塑是雕塑,社会是社会。也就是说,雕塑始终没有和文化,和中国人的生存经验挂钩,和他们的现实生存问题挂钩。 正是在这个背景上,1992年左右,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在雕塑界发生了一个重要的转变,我们把它称之为观念和文化上的转型。 这个转型有着国际的背景。简言之,冷战结束以后,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以及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和互联网技术的全面介入,整个国际文化的格局也开始发生变化,各个国家和民族之间在文化上的联系和影响变得如此之大,使人们开始考虑,是否文化一体化的时代也在到来?这个时候,文化的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中心问题,在全球化的时代,哪些是人类面临的共同的问题,哪些是特定国家和民族的特殊的问题?哪些是共性,哪些是差异?成为人们思考的中心,在这个时代,由于文化状态的不同,人们将重新划分不同的集团,所以文化的地位变得空前的重要。 基于以上各种背景而展开的中国雕塑的转型,使得雕塑如果还停留在形式语言的探索上,停留在个人风格和样式方面显然是不够了。 (二)1990年代雕塑创作的几个基本特征 从90年代开始,雕塑面貌大变,它们呈现出了一些与过去不同的基本特征:雕塑艺术开始由审美走向文化,由语言形式的问题,转为观念的问题。 如果过去人们更多地从美的形式出发,把雕塑看做一种形式的创造的话,现在,文化的意识,观念的表达成为更加关注的内容。 如果过去的关键词是:审美、造型、形式、语言、传统、革新、民族、东方、西方、心理、灵魂、抽象、表现、反叛、自我、风格、样式、个性、材料、技术......;那么现在的关键词变成了:文化、观念、思维、社会、生存状态、欲望、权力、权利、反思、多元化、身体、公共、大众、制度、日常、流行、市场、传媒、环境、生态…… 1 、雕塑家们开始关注社会,表达自己的人文关怀。 这种关怀与过去80年代以前的“图解政治”和80年代的一段时间“不谈政治”相比,它们最大的区别是,不再是从既定的,先入为主的概念出发,而是从艺术家个人的感受和体验出发,站在个人的角度,而不是一个想象中的“时代角度”来表达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良心; 2 、雕塑家们不再迷信权威,不再强调整体性的叙述,而是以一种多元化的方式,挑战传统的整体性的社会思维方式,体现出一种清醒、冷静的批判意识;雕塑家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不再是大而空的,而是从人们感性的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具体的、日常的生活细节,过去从不为人关注的生活场景,开始进入到雕塑的表现范围。 3 、在艺术上,他们开始尝试更多的可能性,借用各种表现手段,不拘一格,打破传统的门类壁垒,强调通融的必要性,雕塑更多地走出围城,与建筑、绘画、表演等艺术融合。他们的表现手段也早已走出了过去单一的方式,变得丰富多样。 艺术家们开始从过去的精英主义的意识中走出来,强调与大众交流的可能性,开始借用大众文化的资源,表现更具有当下性的生活;这种生活或许是世俗的,或许是谐趣的,或者是调侃的;但是它们都是公众比较方便进入的;他们是活泼的,而不是板着脸的。 雕塑家们对于过去的具象、抽象的争论不再重视,他们更重视如何更有效地运用一切方式传达观念;雕塑家们对于传统的资源、民间的资源抱着一种更加灵活的态度,他们决不拒绝对这种资源的运用。 过去可能喜欢采用容易简单的划线方法:从雕塑中是否出现传统符号来区别,你是传统派的,还是革新派的;你是主张维护雕塑的,还是主张颠覆雕塑的? 到现在,传统成为一种资源,一种可能性。与过去不同,如果你能有效地借用传统的资源、挪用传统符号,可能反而使你的作品因此而得分。
|